大亞灣核電基地2020年度運營情況
一、“防疫情、保供電”兩線作戰,防疫經驗推廣至國際同行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下,大亞灣核電堅持“防疫情、保供電”兩線作戰,依托核電應急體系科學防控,實現了不停產不停工、0疑似0感染0確診的戰“疫”實果。
在全國抗疫的關鍵時刻,大亞灣核電基地肩負著保障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供應和守護核安全的重要使命。2020年初,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恰逢機組大修,基地大修和生產任務繁重,電廠單日進出高峰期超過13000人次,大亞灣核電堅持“防疫情、保供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常備不懈、系統防控”的核應急管理體系優勢,同時依托作業管理中心、設備監測中心等信息化平臺,減少生產人員相互接觸,提升電廠防疫管控能力。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要求,大亞灣核電作為防疫阻擊戰中的深圳力量和擔當,積極加入全球核電站醫療專家工作組,并及時翻譯《大亞灣核電防疫方案》《大亞灣核電防疫指南》等文件,推廣至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核營運者協會巴黎中心、法國電力公司、英國項目群公司等國際同行,輸出了疫情防控“大亞灣方案”。
在防疫物資緊張時期,公司歸集庫存防護服和KN95口罩等防護物資,支援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惠州等前線醫療機構和周邊地區。由于防疫工作表現突出,公司員工方建軍榮獲“廣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安全運營業績再創新高
大亞灣核電基地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自1994年投入商運以來,基地累計安全運行超過100堆年,安全運營指標穩步保持在國際核能運營領域前列。
截至2021年1月21日,嶺澳一期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達5312天,繼續刷新并保持國際同類型機組安全運行天數紀錄,比排名第二的法國機組領先近15個月。
世界核營運者協會指標是國際上衡量核電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標。與2019年世界核營運者協會壓水堆12項關鍵業績指標一年值標桿比較,在大亞灣核電基地六臺機組72項指標中,總計56項指標達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進水平,占比77.8%。其中54項達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達75.0%。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機組WANO綜合指數首次全部達滿分,創全面商運以來最好水平。
核電運營SHE(安全、健康、環境)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審是基于國際標準,衡量和改進核電廠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水平的評價體系。在2020年SHE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審中,大亞灣核電評級為9級,是國內率先取得SHE 9級的企業,標志著大亞灣核電在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方面實現了世界一流水平。
“能力因子”是衡量核電機組安全發電能力的重要指標。2020年,基地平均能力因子達到93.64%,再創6臺機組全面商運以來新高。
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安全穩定運行,為粵港兩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大亞灣核電基地全年上網電量達453.14億度,其中輸港電量為126.99億度;大亞灣核電站兩臺機組年上網電量158.74億度,創投產以來歷史新高。從1994年投產至今,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機組累計上網電量達8005.06億度,其中輸送香港的電量累計達到2738.98億度。
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設立首個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
在提供安全、穩定、清潔的核能基礎上,大亞灣核電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致力實現與周邊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共生、互生和再生”。
在海洋生態保護方面,2020年“8·7公眾開放體驗日”,中廣核在大亞灣核電基地主會場,開展了“海底種珊瑚,云游核電站”活動,成立中國首個核電基地珊瑚保育區。最強大腦“水哥”王昱珩擔任首席珊瑚保育官,同時公開征集40名珊瑚保育官,共同完成首批斷枝珊瑚苗圃培育?;顒又辈ノ顺^370萬人次網友圍觀,并登上微博熱搜榜。
在基地生態建設方面,大亞灣核電以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開放友好的工作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為指引,規劃建設產業與自然融合的示范園區。2020年實施了一系列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舉措,完成了材料碼頭修復、泄洪渠改造、望海亭公眾科普平臺改造等項目,構筑了天藍、地綠、水清、灣美的生態環境。
2020年,大亞灣核電基地全年上網電量453.14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少消耗標煤約1384萬噸,減少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約3797萬噸,相當于種植了約10萬公頃森林,面積足以覆蓋半個深圳或1個香港。
四、開拓公眾溝通新模式,獲評“優秀能源科普教育基地”
大亞灣核電始終秉承“開放、透明”理念,持之以恒開展公眾溝通和科普宣傳工作,致力讓核電知識走進千家萬戶。2020年度被中國能源研究會授予“優秀能源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除一年一度的“8·7公眾開放體驗日”,2020年,大亞灣核電進一步創新公眾溝通形式,面向青年群體開展特區40周年“我為核電點贊”大學生演講比賽,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暨南大學等11所高校300余人參賽?;顒邮斋@35萬人線上點贊,入圍決賽選手受聘為“核電科普青年大使”。
此外,在疫情平穩期間,大亞灣核電持續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公司聯合深圳中學等開發《“核”的科學》系列科普精品課程,并參加龍華萬科雙語學??萍脊澋然顒?,深度開展校企科普共建。2020年全年,“科普進校園”活動拓展覆蓋到在校生1500余人。自2014年試點教學開始,活動已累計覆蓋22000余名學生。
據統計,大亞灣核電基地2020年全年接待社會公眾和專業團體7087人,基地至今累計接待參觀者已超過35萬人。
各位媒體朋友,2020年是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我們大亞灣核電作為特區的一份子, 和特區同孕育、共成長,有幸成為“特區奇跡”的探路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未來,大亞灣核電將積極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當好灣區綠色發展的貢獻者、深圳品質的先行者、萬家燈火的守護者,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